中国船供油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首页
  • 十拿九稳预测最准快乐8免费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十拿九稳预测最准快乐8免费 > 新闻动态 > 中国船供油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中国船供油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发布日期:2025-04-13 15:43    点击次数:145

    船供油行业定义

    船供油是指为船舶提供燃油、润滑油等油品的服务。这些油品是船舶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用于船舶主机的燃烧、润滑、冷却等。船供油服务通常由专业的船舶燃油供应商提供,他们会根据船舶的需求和航行计划,在合适的港口或锚地为船舶加油。船供油是航运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船舶的正常运行和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船供油行业分类

    船供油通常可以分为两类:燃油和润滑油。燃油是船舶的主要动力来源,包括轻油、重油、船用柴油等。轻油常用于高速柴油机,而重油则多用于低速柴油机。此外,还有一种介于轻油和重油之间的燃料油,称为中速柴油机油。润滑油则主要用于船舶机械设备的润滑、冷却和防锈等,包括汽轮机油、液压油、齿轮油等。这些油品需要定期更换或补充,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船供油行业发展历程

    船供油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航运业的兴起,随着全球贸易和海运活动的不断发展,该行业自19世纪以来逐步成型。早期的船供油主要以满足船舶基本运行所需的燃料为主,如重油( bunker fuel ),在20世纪中叶至七八十年代,由于远洋运输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船用燃油的需求量剧增,行业也随之快速壮大。进入21世纪,尤其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推出一系列环保法规后,船供油行业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在2005年通过了《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附则VI(MARPOL Annex VI),对船舶排放设立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并于2020年开始实施全球硫排放限制(也称“限硫令”),要求船用燃油硫含量从3.5%降至0.5%或以下,这一举措推动了低硫燃油、液化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在船供油市场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中国船供油市场在近年来亦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自2010年代起,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提升,港口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政策支持下的行业规范,使得中国的船供油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不仅成为了全球第二大船供油市场,而且在技术升级、服务网络构建及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3年,中国船供油市场持续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与环境保护战略,正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船供油行业上中下游

    船供油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石油开采和炼制、添加剂生产以及储运设备制造等。石油开采企业提供原油,经过炼制加工成不同类型的船用燃料油和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生产企业则提供各种化学添加剂,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如提高抗氧化性、降低磨损等。此外,储运设备制造商也为船供油行业提供了关键的储存和运输设备,如油罐、输油管道等。下游应用行业方面,船供油主要服务于海运业,包括远洋运输、渔业、港口作业等各种船舶。

    我国船供油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据隆众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船用燃料油供应总量(包括内贸和保税供应)达到了2930万吨,相较于上一年度下降了2.2%,呈现温和下滑趋势。具体细分来看,期内内贸市场提供的船燃量为910万吨,较上年降低了2.15%;而保税船燃的供应量则为2020万吨,同比跌幅为2.23%。回顾2022年内中国船供油市场的运营状况,内贸船用燃油市场呈现出供需紧张、价格高位运行且需求疲软的状态;与此同时,保税船用燃料油市场经历了价格大幅度波动,从供应紧俏逐步转向宽松状态,然而市场需求提振乏力,整体态势显得较为低迷。在全球船加油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新加坡市场,在2022年的船供油量达到了4788.03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22%,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船供油市场已连续五年增长速度低于同期中国保税船供油市场的增长率。

    在2020年全球船加油行业领军企业的榜单中,两家中国公司——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和隶属于中国石化的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脱颖而出,分别以1590万吨和1130万吨的供油量位居排行榜第三名和第七名。其中,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我国首家专注于保税船用燃料供应的企业,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其业务网络广泛覆盖了中国大陆沿海各主要港口、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国际上多个重要港口城市。至2020年底,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境内的港口加注总量达到了721万吨,占其全年总供油量的45%,显示出在国内市场的显著份额;而在中国香港地区的市场份额也相当可观,占比达到了18%。

    全球船用燃油市场年消耗量约2亿吨,该市场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和高度流动性特征。船东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比较各地的油价,并灵活选择在任何报价更具竞争力的港口进行加油作业。当国内港口提供的燃油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时,则会导致在此加注燃料的订单数量下滑;反之,若国内港口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则会吸引更多的加油需求。内河小型船只每次加油通常介于3至5吨之间,而大型船舶单次加油规模则显著增加,通常在10至20吨左右;对于航行于海洋上的船舶而言,其单次加油量更是大幅提升,一般在100至300吨区间;而对于远洋航行的船舶来说,单次加油量普遍能达到1000至3000吨之多;特别是一些超大型集装箱船,在单次加油时,其加油量甚至可能超过万吨级别。

    船供油行业政策

    船供油行业受到一系列国际和国内政策法规的影响。国际上,《国际海事组织》的《海洋污染防治国际公约》及其附则VI对船舶燃油的硫含量有严格限制,推动船供油行业向低硫、超低硫燃料转型。此外,《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国际公约》也对船舶润滑油的使用和处理提出了要求。在国内,中国政府也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对船舶排放和油品质量进行监管。同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还出台了《船舶工业深化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船舶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船供油行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限制的严格化,船用燃油品质升级的压力增大,低硫燃料的研发、生产与供应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其次,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压缩,尤其是在全球主要港口城市,船供油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频发。再者,行业内部规范化程度不一,部分小型或非正规供油商可能存在违规操作、偷逃税款等问题,影响市场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此外,随着环保法规的收紧,处理废油和防止污染的成本也在增加,这对于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行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数字化转型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的船供油企业而言,如何在全球市场布局并提高自身品牌影响力及服务网络建设,也是一个长期面临的挑战。

    船供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船供油行业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能源转型、环保法规变革以及航运业发展趋势的影响。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排放限制的不断收紧,船用燃料市场正经历从传统重质燃油向低硫燃油及清洁能源的重大转变,这为生产、供应和交易低硫燃料、液化天然气(LNG)、生物燃料等新型绿色能源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在推动船供油行业的服务升级与效率提升,智能加油系统、电子交易平台以及实时监控系统的引入将使得供油过程更为透明、高效和可控,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在中国等新兴市场,政策支持下的保税船供油业务有望持续扩大,尤其是通过优化港口设施布局、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国际航行船舶加注,从而在全球船供油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同时,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目标也将促使国内船供油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与应用,发展更加清洁、高效的船用燃料产品。



    Powered by 十拿九稳预测最准快乐8免费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